点击CSSA CAMBRIDGE关注
你的苹果何时落下?
专访全球超导界青年学者最高奖得主
剑桥大学沈博洋
【纵横”剑”谈】是剑桥中国学联的原创性版块,接收剑桥学生学者的投稿,分享大家在剑桥的学习与日常生活中的点滴。从生活随笔到旅行游记,从时政评论到科技趣闻,从诗词歌赋到人生哲学……只要你有料,我们就敢要!详情请见文末的投稿要求。
2019年,【纵横”剑”谈】将走近我们身边的人,听听剑桥学子分享他们自己的奇闻异事与日常生活。本期我们为大家带来关于一位剑桥学术大牛的专访,体验一下作为一名学霸是什么感觉~~
2018年12月17日,剑桥大学官网刊登了一则新闻:沈博洋博士获得了IEEE Council on Superconductivity Graduate Study Fellowship奖项,该奖项是全球超导界学生/青年学者的最高奖,全球每年仅6人获得这一荣誉。此奖项开设至今的8年里,剑桥大学仅有两名学生获得了这个奖项,沈博洋是剑桥大学电气工程系第一个获此殊荣的学生。
本期【纵横“剑”谈】中,剑桥中国学联外宣部记者金婷约访了沈博洋,分别从学术、生活和感悟三个角度,带你走进“学神”的世界,探寻光环背后的故事。
沈博洋,剑桥大学电气工程专业(超导方向)博士,现留校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。本科和硕士先后从卡迪夫大学、帝国理工毕业。2013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剑桥大学,并获得全额国家公派奖学金。已发表SCI论文30余篇。4次参加顶级国际超导会议,并作专题学术报告。2015年10月作为“学生标兵”欢迎习近平主席在英国的国事访问。2018-2019学年担任剑桥中国学联学术部部长。
沈博洋的研究为高温超导的电磁特性和交流损耗,以及超导磁体的设计等。超导磁体能产生极均匀的强磁场,是核磁共振成像仪(MRI)等医学成像设备的关键元件。
年轻时吃点苦也是好的
秋天是收获的季节。2018年10月,沈博洋受邀来到了西雅图,参加两年一度的全球最大超导会议——应用超导学术大会(Applied Superconductivity Conference)。IEEE全球超导委员会评价沈博洋: “在超导领域做出了突出的贡献,取得了骄人的学术成绩” ,并授予他全球学生最高奖 。沈博洋后来说,这趟西雅图之旅是他至今的学术生涯中最难忘的回忆, “就像童话故事一样” 。
记者:为什么选择超导?
沈博洋:超导技术目前被广泛应用于核磁共振成像仪(MRI)等医学成像设备。它能提供安全精准的生物组织成像,从而为诊断癌症、心血管疾病和其他疾病做出重大贡献。
此外,超导是前沿的科学技术,超导电缆、超导电机、超导限流器、超导储能等,将在不远的未来,为可持续能源和智能电网系统,做出巨大贡献。
记者:每年都有大量优秀申请者角逐全球青年学者最高奖。你觉得是什么使自己从众多的竞争者中脱颖而出?
沈博洋:申请的流程是按照IEEE Council on Superconductivity官网的要求,提交教育背景、学习成绩、论文和科研成果等。有些会是加分项,比方说来自一个不错的大学,成绩靠前,然后有一定的论文量。如果有两个候选者,一人有30篇论文,而另一人只有1篇,差距就很明显了,一定的科研成果数量必须的。
记者: 你在美国西海岸第一高楼西雅图哥伦比亚中心,作为获奖学生参加了超导年度最高荣誉盛宴。据我所知,这一活动仅有约50位全球超导领域的顶级学术人士受邀出席。午宴感觉如何,你们都聊了什么?
沈博洋:其实我们聊家常、聊轻松的话题比较多,因为难得有一个不那么严肃的社交场合、也会偶尔自黑一下,比方说开开“超导到底有没有用啊?”这种玩笑。因为毕竟超导还是相对前沿的学科,虽然它已经被发现约一百年了,但目前还处于科研阶段,没有到达广泛应用,还需要时间。
记者:还记得你当初是如何走上学术道路的吗?
沈博洋:其实这和我的家庭有很大关系。我不敢说是出身书香门第,但我父母都是医生,不仅救死扶伤,同时也都是搞学术的。我从小就受到他们的影响。
我父母的年代没有像现在的医学本硕博连读,母亲是在生了我之后再读的硕士和博士。所以,我在成长过程中见证了父母考硕考博,从学生到医生到教授,确确实实为中国的医学事业做出了贡献。所以,非常自然,我从小耳濡目染,思考是不是要像他们一样,至少读个博士,才能在这个家里“混得下去”。
记者:第一次发表论文是什么时候?最满意自己的哪篇论文?
沈博洋:第一篇accepted的论文是基于本科毕业设计发的,是一篇会议论文。坦诚说我的论文和大牛相比还是有差距的。目前,博三博四有两三篇相对比较满意的。
记者:在你至今的学术生涯中,哪个阶段过得最辛苦?
沈博洋:其实每个阶段都会有挫折。不过我是一个乐观的人,比较坚强。很多事情可能会在当时觉得焦虑,等过后再看,就发现其实也没什么。不过年轻时吃点苦也是好的。
比方说,本科的时候有考试的压力,临近考试可能就要干通宵。而读博士,尤其在剑桥,需要追求“新”,需要自己去创造一些书本里没有的东西。你需要学会创造,在总结前人成果的基础上进行创新,但这也是读博士最有意思的地方。
用放大镜看别人的优点
用缩小镜看别人的缺点
“开朗乐观,胜友如云” , 除了亮眼的学术成绩之外,沈博洋人缘也非常好。事实上,这位90后非典型理工博士,还有一个更加江湖气的外号:“首长王”。在采访开始之前,我们收集了一些剑桥同学对首长王的评价,他们是这么说的:
“首长王是一个很热心的人,同学有需要的时候他都会主动帮忙,经常用自己的车接送同学。他还非常会欣赏别人的优点,经常夸赞他身边的人”(北北王:哈哈哈我写着写着自己笑出来了)
“文章传超导 宝马弛剑桥, 博洋平时非常照顾组里的同学,谁有什么困难,第一时间都会想到找他帮忙!另外,他很能吃,曾和FT王在一家中餐馆巅峰对决,最终他吃七碗米饭惜败于FT王的八碗”(李大招)
记者: “首长王”的外号是怎么来的?
沈博洋:好像是本科在华电的时候,别人给我起外号,刚开始叫“寝室长”,后来就莫名其妙变成了“首长王”,因为读的是“2+2”项目,所以这个外号,从中国带到了英国,从本科带到了博士,一直带到了剑桥。
记者:你怎么评价自己?
沈博洋:缺点比优点多太多了。周围有很多非常优秀的人。我认为要用放大镜看别人的优点,用缩小镜看别人的缺点,就发现无论是学术还是为人处世,他们身上有很多地方值得我学习。
记者:生活中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?你是一个浪漫的人吗?
沈博洋:这点你可以好好批评我(笑)。 作为一个理工男我非常不浪漫。原因的话,工作学习是一方面,基因是另一方面(把锅推给爸妈)。但现在我可能需要平衡学业、事业和生活,希望花更多时间让那些爱我的人,开心快乐!
重视基础,把简单的概念理解透
记者:科研路上,有哪些“坑”可以避开,又有哪些“捷径”可以走?
沈博洋:个人认为,找到正确的研究方向,可以避开“坑”,并且找到“捷径”。但是如何找到正确的研究方向实属不易,需要自己对此领域的深入学习了解,需要导师提供合理的建议,当然,有时候也需要一些运气。
记者:很多人把来剑桥求学视为一种朝圣,有没有什么剑桥元素,对激发你学术灵感特别有帮助?你又如何看待灵感和汗水?
沈博洋:这个可能人文类的博士修养更高一点,我们理工科的学生感觉还是比较土,至少我自己可能还是要在不停地学习和工作中才会产生灵感。我认为大部分的灵感是汗水堆积起来的,需要坚实的基础和执着的意念。当然,小部分的灵感也要靠点运气。
记者:就经验而言,你对中英不同地区的教育模式有什么感触?
沈博洋:个人觉得,相比之下英国高校更注重对基础知识的掌握,而不是一味地扩大知识的范围。对有限的知识进行深入学习和融会贯通,使学生对自己的专业更感兴趣、更好地掌握基础知识,对科研工作会有很大的帮助。
国内应该是以应试教育为主,学生会接受大量的训练。比方说,在算术(不是数学)方面,中国绝对是世界领先,以至于有传闻说英国也试图引入中国的数学教材。但在纯数学方面,顶尖的中国人太少了。包括科学界的顶级期刊Nature、Science、Cell等,很大程度上也还是欧美科学家占主导的。
应试教育的训练能带来很多好处,比方说熟能生巧等,但这也容易导致老师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,从而使学生难以体会更深层次的精神和科学本身的美感。
比方说牛顿的公式F=ma,中国老师可能会把公式不断地展开、变难,从而变成非常复杂的练习题。而英国侧重对基础的学习,则是让学生弄懂到底什么是F=ma。
中国应试教育要求学生学习大量知识,并增加考试难度,但英国要求学生真正学懂知识,不在乎你是否把本科甚至初中学的练习题都还回去了,而是希望更深层次的知识思想还留在你的大脑。在英国学习基础一定要好,比方说中国的博士答辩,考官希望看到很好的数据,只要结果好就给你过了;但英国这边的侧重点不一样,评委会花很多时间考察你对基础知识是否真正学懂。
记者:非常感谢你抽出时间接受我们的采访。你对计划从事科研的学弟学妹们有什么建议?
沈博洋:科研的道路很漫长,不光需要努力,也需要兴趣。在做科研的同时,也别忘了去看看外面的世界,学习只是生命的一部分。
【采访后记】“看到”与“看见”
采访沈博洋对我来说是一件收获非常大的事。
他回答问题时侃侃而谈,话语之间会不自觉地带上学者的严谨,还常常把“谢谢”和“辛苦你了”挂在嘴边,我仿佛看到了《诗经》中有礼有节的“淇奥君子”。
在这次短暂的交流中,他让我最主要的感觉是就是很舒服,如沐春风。这可能也和他的超强的感知力有关。他很会为他人思考,可以感受到看不见的东西。
期末事务繁杂,稿件进度缓慢,他能理解写作者的难处,并没有催我,而是问了:“有什么我能帮忙的?”。
当发了初稿请他核对后,我期待的只是对事实部分的核对,但没想到在他返给我的文章里,连里面口语化表达中的语法错误,都一一修正了。而这些语法错误,因为过于生活化,其实是最容易被忽略的。
后来我就在想,这种觉察能力就像线索一样,可以把他的过往串联起来。其实无论是他小时候对家人付出的感知,学生时代对于基础知识重要性的感知,还是在现在的工作中对于他人辛劳的感知,这种从小到大,不断得到增强的觉知能力,或许可以在某种程度上解释他优秀的原因。
毕竟很多人都能用眼睛“看到”,但不是所有人都能“看见”,“看到”用眼,“看见”则需要用心。就像树上的苹果,你远远看是红粉的一团光;走进了,看到的是宗教典故和科学之美;要再走进,才能听到它掉落时的尖叫。
至于苹果何时落下?或许可以借用《时间之书》中的一句话回答,顺便为本文做结:
“你的职责是平整土地,而非焦虑时光。你做三四月的事,在八九月自有答案。”
脚注:
http://www.eng.cam.ac.uk/news/boyang-shen-wins-ieee-graduate-study-fellowship-applied-superconductivity
http://ieeecsc.org/awards/ieee-csc-fellowship-award
采写:金婷 学联外宣部记者,采访爱好者。若对采访感兴趣或者有推荐的采访对象,请联系:tj316@cam.ac.uk
审核 | 任晟均 沈嘉桢
编辑 | 庄哲欣
校正 | 黄田
感谢金婷同学的投稿.
欢迎各位剑桥学生学者踊跃来稿!
往期回顾
点击图片查看往期回顾
往期回顾1
【纵横“剑”谈】第四期:剑桥教我三道厨
撰稿 | 曾祥英
编辑校对 | 王君展 张丹阳
往期回顾2
【纵横“剑”谈】第五期:Fitzwilliam博物馆的印象派
撰稿 | 张辰菲
编辑校对 | 张丹阳 孙振源
1. 字数在500字至2000字以内;
2. 题材不限,内容积极向上充满正能量、与剑桥学习生活相关的稿件优先;
3. 请将稿件以word附件形式发送至soc-cssa@lists.cam.ac.uk;或者联系外宣部部长黄田(微信ian_malcolm);
4. 标题格式:【纵横“剑”谈】投稿 + 文章题目;
5. 邮件正文请写明作者姓名(可选择匿名投稿)、学校学院、专业、联系方式等信息,方便我们与您联系;
投稿要求
稿件一经采用
即送精美学联周边(学联高大上纪念U盘、笔、徽章),阅读量500+的稿件更有稿酬附上!
长按识别二维码,关注CSSA Cambridge公众号
学联官网:https://cssacam.org
学联微博:剑桥中国学联-CSSACAM
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(CSSA Cambridge):【头条】《纵横“剑”谈》你的苹果何时落下?